检测类型厂房检测
主要技术依据1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主要技术依据2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主要技术依据3房屋质量检测规程
主要技术依据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主要技术依据5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通际质量检测(上海)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房屋检测、桥梁检测、工程监测和环境检测的三方检测机构。通际质量拥有检验检测机构认定,以的*团队,的检测设备和*的核心技术,为机构、设计、施工单位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技术咨询和解决方案。
受检房屋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为一幢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建筑总面积约为10480.20㎡,建造年代为2016年。由于房屋使用中出现了墙体开裂现象,为了解墙体开裂的原因,业主特委托我厂房检测中心对受检房屋地上部分的墙体目前存在的裂缝情况进行检测。
具体检测内容如下:
(1)建筑的使用情况调查;
(2)建筑结构尺寸复核;
(3)房屋倾斜和相对高差检测;
(4)房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
(5)房屋完损状况检测;
(6)裂缝情况检测;
(7)检测结论及处理建议。
房屋平面形式为矩形,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总面积约为10480.20㎡,竣工年代为2016年,檐口高度为21.60m,屋面为坡屋面,房屋自建成以来未遭受火灾等灾害影响。轴网尺寸、层高、建筑分隔布局及结构布置、结构构件截面尺寸等均与原设计图纸相符。
房屋整体倾斜值1.22‰小于规范限值要求。受检房屋主体结构基本完好,混凝土构件浇筑质量、混凝土构件连接节点均基本完好;受检房屋室内外地坪基本完好,未发现由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结构裂缝及损伤;填充墙外墙面上存在大面积裂缝,内墙存在粉刷层起皮脱落等损伤。
房屋混凝土构件强度等级为C30,与结构施工图中混凝土强度设计值相符。受检房屋裂缝开裂深度浅,裂缝宽度小,主要为墙面水泥砂浆饰面层开裂;大面积裂缝多为网状龟裂,裂缝长短不一,无规律性;较严重的裂缝主要分布在砼梁柱与砌块填充墙的连接处、门窗洞口处;外墙裂缝严重处多数均为装饰基层中的隔离防护层破坏,引起墙体渗水,导致内墙粉刷层起皮脱落。受检房屋裂缝主要是由温度变化和材料本身的收缩变形或不同材料之间的收缩变形应力差导致的。
![无锡厂房检测承重检测费用标准](//l.b2b168.com/2020/04/03/15/202004031528351892744.jpg)
本次受检房屋位于上海市奉贤区,共三幢厂房,分别为锯床车间、焊接车间和加工车间,其中锯床车间为一幢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厂房,建于2007年;焊接车间为一幢单层单跨门式钢架结构厂房,建于2015年;加工车间为一幢单层混凝土排架结构厂房,建于2000年,总建筑面积约为4548.0㎡,受检房屋平面位置示意图详见图4.1。
为了解受检厂房的完损状况,业主特委托我厂房检测中心对该批厂房进行完损状况检测。锯床车间为一幢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平面呈矩形,东西向长为48.0m,南北向宽为20.0m,建筑面积约为960.0㎡,一层层高为8.9m,二层层高为5.4m,房屋总高约为19.7m。该房屋东西方向共8列柱,柱距为6.0m,南北向共2跨,跨度为10.0m。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主要为600mm×700mm、500mm×500mm。屋面为平屋面。
焊接车间为一幢单层单跨门式钢架结构厂房,平面呈矩形,东西向长为21.0m,南北向宽为48.0m,建筑面积约为882.0㎡,屋檐口高度为10.6m,屋脊高度为11.6m。该厂房东西方向共1跨,跨度为21.0m,南北向共8列柱,柱距为6.0 m。屋面为双坡屋面。加工车间为一幢单层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厂房,平面呈矩形,东西向宽为30.0m,南北向长为54.0m,建筑面积约为1620.0㎡。屋檐口高度为8.7m,屋脊高度为10.0m。该厂房东西共2跨,跨度主要为15.0m,南北向共9列柱,柱距主要为6.0m。混凝土截面尺寸主要为420mm×700mm、400mm×600mm。屋面为双坡屋面。
![无锡厂房检测承重检测费用标准](//l.b2b168.com/2020/04/03/15/202004031528368537614.jpg)
现场采用钻芯法对受检区域地坪建筑构造进行了抽检复核,检测结果表明,地坪构造做法与设计图纸基本相符,但各构造层的实测厚度与设计值存在一定的偏差,钢筋混凝土层实测厚度在170mm~280mm之间,干渣粉煤灰三渣基层实测厚度在260mm~340mm之间,为了解物流一期工程厂房9~17/A~P轴区域目前的完损状况,我司厂房检测工程师到现场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17/A~P轴及P/9~17轴室内地坪沿外墙方向普遍严重开裂,17/A~P轴围护填充墙与地梁相接处大量严重开裂,局部地梁变形缝两侧钢筋混凝土短柱钢筋保护层剥落、钢筋外露。现场采用WILD NA2型水准仪,对受检厂房地面进行沉降检测,**基准点为正值,基准点为负值。检测结果表明,1~9/A~P轴区域地坪相对高差测量结果除E区外墙边沉降较小(地坪**货架区域)外,其余区域均基本与原设计保持一致。9~17/A~P轴区域地坪相对高差测量结果基本与原设计呈相反的趋势,外墙边地坪**货架区域,货架区域沉降均较大,外墙边沉降较小。
原设计考虑场地排水等原因,7~11/G~H轴区域标高为+0.095m,厂房四周标高为±0.000m,设计高差达95mm;现场实测结果表明,7~11/G~H轴区域普遍厂房四周,厂房货架区域地坪下沉较明显。现场通过对厂房周边地圈梁检测发现,地圈梁结构基本完好,未见结构性裂缝。现场钻芯检测结果表明,建筑地坪层基本完好,压缩性较小。
现场检测发现,部分宽度较大的纵缝间的传力杆φ22@300钢筋断裂,表明板块间存在较大的相对变形。根据现场检测及调查情况,货架使用荷载较大,在重荷载长期作用下,原有地基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压缩变形。综合以析,厂房四周地坪与墙体间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如下:厂房中心货架区域荷载较大,沿外墙四周荷载较小,长期作用下,厂房中心区域沉降较大,外墙周边区域沉降较小,从而引起周圈板块向厂房中心发生位移,导致厂房外墙四周地坪与外墙间开裂,且随时间增长,开裂程度加剧。厂房外墙水平裂缝为混凝土与砖墙接触面开裂,因为砖墙和混凝土材料热胀冷缩性能不同,在环境作用下引起开裂。
厂房四周地坪与墙体间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厂房中心货架区域荷载较大,沿外墙四周荷载较小,从而引起周圈板块向厂房中心发生位移,导致厂房四周地坪开裂。厂房外墙水平裂缝为混凝土与砖墙接触面开裂,因为砖墙和混凝土材料热胀冷缩性能不同,在环境作用下引起开裂。
结合现场厂房检测及原因分析,对厂房提出如下处理意见及建议:
(1)建议聘请有的单位对厂房的地质情况进行补勘,为后续的地坪处理方案提供技术依据。
(2)结合地质勘察成果,并结合厂房实际使用情况,切实可行的地基处理方案。
(3)建议对局部地梁变形缝两侧钢筋混凝土短柱进行修补,对外露钢筋进行除锈处理,然后重新浇筑。
(4)建议对围护填充墙与地梁相接处的水平裂缝进行修补。
主要技术依据:
(1)《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2)《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2015);
(3)《房屋质量检测规程》(DG/T08-79-2008);
(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6)《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621-2010);
(7)《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 50037-2013);
(8)《物流建筑设计规范》(GB 51157-2016);
![无锡厂房检测承重检测费用标准](//l.b2b168.com/2020/04/03/15/202004031528250773424.jpg)
结合上部结构是否存在因地基基础问题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检测结果,以便对房屋地基基础作出相应的评定,通过现场的详细勘查、材料检测数据及建筑物整体技术复核的结果,对该房屋的结构安全使用性作出评定,并严谨编写房屋安全鉴定报告书,并对不满足安全使用的结构构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一、承重检测
建筑承重检测主要的是检测楼面承重(承载力)数据,根据检测出的承载力数据,指导甲方进行设备摆放、厂房改造或者评估生产车间房屋现状的安全情况。
二、具体检测内容及方案
1、确定建筑物的尺寸、位置及暂定使用荷载。
2、检测建筑物的轴线尺寸、层高,鉴定区域梁板结构布置。
3、查看结构布置是否合理、构件传力是否直接等。
4、检测鉴定区域钢筋混凝土梁的截面尺寸及楼板的厚度。
5、采用钻芯法局部抽检鉴定区域梁、板、柱的混凝土强度。(参照《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中3条,确定抽芯的数量 ,送有建筑材料检测单位进行试验,获取试验数据,作为报告复核计算依据。)
6、采用钢筋探测仪检测鉴定区域梁、板、柱的钢筋配置情况和钢筋保护层厚度。
7、检测建筑物鉴定区域梁、板、柱等构件是否有裂缝,并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裂缝是否已造成对结构的危害等。
8、分析改造增加建筑物对现状建筑物的安全性能鉴定。依据国家规范取值动力系数,根据检测、鉴定规范核定建筑物的安全性能。
9、根据实测房屋结构材料力学性能,按现有荷载、使用情况和房屋结构体系,根据检测结果、原设计图纸、国家规范等,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验算房屋的鉴定区域现有安全使用能力并复核其构造措施。
10、对建筑物鉴定区域的结构安全性进行鉴定,遵循客观、科学、公正的原则编写鉴定报告,提出鉴定结论。
七类检测内容的检测深度依次递增,各有不同,但均包括以下5部分内容: 1、调查建筑物的使用历史和结构体系; 2、测量倾斜和不均匀沉降;
3、通过文字、图纸、照片、影响等手段记录房屋构件,装修设备的损坏程度部位及范围; 4、利用专业设备检测相关数据,经过演算后分析原因; 5、综合评级;
房屋安全性的检测与评估,一般需要通过现场复核结构布置和荷载情况,材料性能检测,裂缝损伤检测,沉降变形测量,经结构验算和分析,对结构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并提出必要的加固处理建议。当出现下列情况时,需要对房屋的安全性进行检测与评估,且各种情况下的结构安全性检测评估有所侧重:
1)房屋因勘察,设计,施工,使用等原因,出现裂缝损伤或倾斜变形时。这类项目除评估结构安全性,提出处理建议外,一般需要进行损伤原因分析,分析勘察,设计,施工,使用等哪个环节造成现有损伤,为责任认定提供依据。住宅质量整治及仲裁鉴定多属该类项目。 2)房屋因相邻工程影响,出现裂缝损伤或倾斜变形时。这类结构安全性检测评估,是区分受检房屋的裂缝损伤或倾斜变形系房屋本身原因引起还是邻近基坑工程施工影响引起,评估结构安全性并提出合理的处理措施建议。由于该类项目多在损伤或变形发生后委托进行,当事双方可能已经发生矛盾,故也有较多的法院委托仲裁鉴定项目。 服务项目内容:
四、厂房安全检测鉴定办理流程及收费标准;
本标准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关于印发《二〇〇〇至二〇〇一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01]87号)的要求,由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原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会同高校、科研、设计和企业等单位共同对原《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GBJ 144-90(以下简称“原标准”)进行了全面修订。
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开展了专题研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总结了十余年来我国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方面的实践经验,与国际的相关标准作了比较和借鉴,.与国内相关鉴定标准和现行标准规范进行了协调。在此基础上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和*的意见,并进行了工程试点应用和多次讨论修改,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修订后共有10章6个附录,主要修订内容是:
1.为了适应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的发展和需要,扩大了原标准的适用范围,将钢结构鉴定从原来的单层厂房扩充到多层厂房,并增加了常见工业构筑物可靠性鉴定的内容。
2.增加了术语,明确了含义,特别在基本规定中根据工业建筑的特点和鉴定需要,新增加了工业建筑在什么情况下应或宜进行常规的可靠性鉴定、结构存在哪些问题可进行深化的专项鉴定,以及鉴定对象和目标使用年限等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可靠性鉴定的基本要求和相关规定。
3.对工业建筑物的原鉴定程序及其工作内容,评级层次、等级划分及评定项目等进行了补充和修改,特别是将构件和结构系统两个层次改为进行安全性评定和正常使用性评定,需要时可由此综合进行可靠性等级评定,以满足结构鉴定能够分清问题和实际具体处理的需要;并对原鉴定评级标准作了调整和修改,提高了分级标准的实际水准。
4.在调查与检测中,对原标准“使用条件的调查”一章中的条文作了局部修订与补充,特别是补充了建、构筑物使用环境的调查内容,使结构工作环境分类进一步细化,以便于在实际鉴定中应用;并增加了工业建筑的调查与检测的规定,以加强对可靠性鉴定的基础性工作的要求。
5.奖原标准中关于结构或构件验算分析的条文作了局部修订和补充,并单列一章“结构分析与校核”,进一步明确了结构或构件按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校核、分析的要求。
6.在构件的鉴定评级中,对原标准的有关评级规定进行了适当补充和修改,特别是增加了构件安全性等级和使用性等级的几种评定方法及其适用条件的规定,增加了因构件的适用性或耐久性问题严重而影响其安全性的评级规定。
厂房安全检测鉴定报告
-/gbafgif/-
http://shanghaijunce.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