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通际质量检测
行业类型幕墙检测
服务范围幕墙检测
服务区域全国各地
报价方式电询或面议
玻璃幕墙检测:建筑玻璃幕墙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建筑装饰技术,质量轻、易于维护等优点得到广泛的应用,需要有建筑幕墙工程检测专项的检测机构才能进行建筑幕墙工程的专项检测。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在工程组织的过程中要进行一些试验、检测。玻璃幕墙检测是一种新兴的行业,主要工作就是对房屋的完好与损坏程度和使用状况的安全进行查勘、检测、鉴别和判断。
玻璃幕墙检测需要定期检查:
1、在保修期内由供方组织定期检查、,发现质量隐患及时排除;
2、胶条及注胶随时检查,如发现脱落或损坏及时更换或修补。目前国内使用的大多数是国产硅酮胶和进口硅酮胶,而且必须通过国家检测单位作过相容性试验后方可使用。注意修补时一定等到完全固化后24h再进行。修补时需将损坏处清理干净,并要大于2/3长度;
3、定期用擦窗机进行清洗;
4、表面修补:局部损伤或划伤用修补漆;
5、检查一是表面检查法:外观目测表面是否有损坏现象。二是内部检查法:检查玻璃是否损坏,发现损坏及时更换。连接件定期检查是否腐蚀和松动。五金件是否有功能性障碍。胶条是否脱落、龟裂,涂胶是否有缺陷。位有否损坏。玻璃是否结露。

今,我国现有玻璃幕墙面积已突破5亿平方米,但其相关检测活动不仅因为检测难度大和检测标准的缺失,也因为质检负责方不明而进展缓慢。据悉,《加强建筑幕墙工程管理的暂行规定》中规定,负责方必须至少每5年就对玻璃幕墙进行1次质量性能检测活动,然而由于并未将其规定为强制性,也对执行方的确认模糊不清,因此,我国进行玻璃幕墙检测活动的建筑数量可想而知。
介绍到,一般玻璃幕墙会在10至15年内产生老化现象,而仅以我国某市为例,10岁高龄以上的玻璃幕墙建筑多达318栋,占全市拥有玻璃幕墙建筑总数近31%。因此,玻璃幕墙检测服务必须得到重视和发展,也期待先关检测标准尽早设立。
近几年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现场检测方法,比如洗盘法模拟集中载荷作用下的现场检测法,气囊法模拟均布载荷作用下的现场检测方法、现场拉伸测试方法等。此外,在无损检测方面,陈振宇等提出了一种基于FFT功率谱的全隐框玻璃幕墙结构胶脱胶长度检测方法;刘小根等提出了一种基于振动测试技术的隐框玻璃幕墙结构胶损伤检测方法;林圣忠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应变的玻璃幕墙结构胶损伤检测研究。这些研究方法都是通过测量幕墙玻璃的参数变化来识别结构胶的脱胶与断胶,是一种无损的间接检测。目前,也有人研究用超声方法鉴别结构胶的损伤及界面粘结强度等。
玻璃幕墙寿命及安全性已成为公众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大部分城市的许多玻璃幕墙已进入“高龄”的情况下,对玻璃幕墙进行安全体检已势在必行。作为*出现问题的玻璃幕墙结构胶,影响其服役寿命的因素非常复杂。目前,无论是针对玻璃幕墙结构胶服役年限的耐久性评估,还是现场检测技术的研究,都远远落后于其工程应用。结构胶服役状态的现场检测一直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因为现在还没有建立起结构胶的弹性性能(硬度)与其界面粘结强度的关系,而直接现场测量其界面粘结强度又非常困难,然而结构胶的粘结性能退化直接威胁着玻璃幕墙的安全使用。因此,开发结构胶的现场检测与评估技术任1重而道远。

幕墙常见质量缺陷
1.预埋件、支座点安装质量通病
(1)预埋件安装位置、标高、前后偏差大,造成多数埋件不能使用,影响节点受力和幕墙的安全使用性能。
(2)支座节点未考虑三维方向微调位置,使安装过程中主梁无法调整。
(3)支座焊接质量差,无防腐处理,有的破坏了原镀锌防腐层而未加处理,导致幕墙留下安全隐患,影响幕墙的安全使用。
(4)支座节点松动或过紧,在外力或温度变化作用下产生位移。
2.幕墙雨水渗漏
(1)幕墙耐候密封胶胶缝处渗水。
(2)封边、封**收口部位渗水。
(3)开启窗部位漏气、漏水。
(4)单元式板块幕墙渗水。
3.外观质量
(1)幕墙墙面平整度、立面垂直度、阴阳角棱线直线度等**标,视觉效果差。两相邻面板高低差**过标准要求。
(2)幕墙饰面密封胶缝质量差,主要有胶缝宽窄不一,整条胶缝直线度**标,密封胶缝表面不光滑,有气泡和鼓包,胶缝边沿残留余胶或其他污滞等缺陷。
(3)幕墙饰面板材(铝板、石材、玻璃等)色差明显、钢化玻璃变形量大,有的产生波纹状,有的产生条纹状,更有甚者产生哈哈镜现象。玻璃、石材面板破损等。
(4)幕墙饰面受污染、有划伤、凹坑、刮痕、变色、变形等质量缺陷。

通过试验检测,确定幕墙检测试件在可开启部分处于关闭状态时,在风压作用下,幕墙变形不**过允许值且不发生结构损坏(如裂缝、面板破损、局部屈服、粘接失效等)及五金件松动、开启困难等功能障碍的能力。抗风压性能指标表征的是建筑幕墙的安全性能,其试验程序(工程检测)如下(图18,19):
(1)确定1大变形处,安装位移针。
(2)正压预备加压:正压变形检测P1,即分级增加压力直到风荷载标准值的40%(P1),记录每级压力下各个测点的面法线位移量。
(3)负压预备加压:负压变形检测-P1,即分级增加压力直到风荷载标准值的40%(P1),记录每级压力下各个测点的面法线位移量。
(4)正压反复加压检测P2=1.1,负压反复加压检测-P2=1.1。
(5)以检测压力P2=1.1为平均值,以平均值的1/4为波幅,进行波动检测,先后进行正负压检测。波动压力周期为5~7s,波动次数不少于10次。
(6)安全检测P3=2.1;使压力升至P3=2.1(P3对应幕墙设计风荷载标准值),随后降到0,然后再降至-P3,随后升至0,整个过程升、降1压速度为300~500Pa/s,压力持续时间不少于3s,记录面法线位移量、功能障碍和破损部位及情况。
判定等级:如未出现功能障碍及损坏,就可根据P3确定幕墙等级,判定能否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通过试验检测,确定幕墙检测试件在楼层反复变位作用下保持其墙体及连接部位不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破坏的平面内变形能力。平面内变形能力指标是用平面内层间位移角进行度量,其试验程序如下:
(1)预备加荷:以1/600位移角进行预加载正式加荷,即从分级指标值的1低级开始,每级使模拟相邻楼层在幕墙内沿水平方向作左右相对往复移动三个周期,详细记录各级位移复位后幕墙试件的破损情况。
(2)工程检测时,逐级检测到幕墙设计层间位移角为止,如没出现危及人身安全的破损就可判定为合格。
备注:试验时,通过外力使安装上试件的横梁在幕墙平面内沿水平方向进行低周反复运动,模拟受地震或风荷载时幕墙产生平面内变形的作用。
http://shanghaijunce.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