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厂房抗震鉴定报告办理 厂房质量检测
  • 安徽厂房抗震鉴定报告办理 厂房质量检测
  • 安徽厂房抗震鉴定报告办理 厂房质量检测
  • 安徽厂房抗震鉴定报告办理 厂房质量检测

产品描述

品牌通际质量检测 行业类型质量检测 检测类型厂房检测 服务区域全国 报价方式电询或面议
受检房屋为两层(局部四层)钢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约12074.0㎡,总建筑高度约20.02m,建造于2015年。房屋目前处于正常使用状态,现拟在房屋5-7轴间原挑空区域10.500m标高处增加插层,主要作为研发、仓储使用。为了解改造后房屋主体结构的抗震性能,特委托对该房屋主体结构进行抗震。
一、抗震内容如下:
(1) 建筑的使用情况调查;
(2) 结构图纸复核;
(3) 房屋变形检测;
(4) 房屋结构完损状况调查;
(5) 房屋结构材料强度检测;
(6) 房屋结构抗震措施分析;
(7) 改造后房屋结构抗震计算分析。
二、检测结论及建议
2.1 检测结论
(1)现场复核结果表明,房屋抽检轴线尺寸、构件截面尺寸均与委托方提供的设计图纸基本一致;房屋抽检净高尺寸与提供的设计图纸中层高基本相对应;抽检螺栓的终拧扭矩多数不满足规范要求;抽检现场焊接全熔透焊缝均可判定合格。
(2)抽检钢梁挠度值均小于规范容许值,满足规范要求;抽检柱垂直度均小于规范允许值,满足规范要求。
(3)受检房屋主体结构基本完好,框架梁、柱、板及连接节点均基本完好。地坪多处出现裂纹;填充墙体多处出现竖向、斜向裂缝;室外散水沉降大于房屋主体沉降,连接处脱开;并卸货平台室外砌块挡墙多有破损;个别屋面管道拉杆固定于檩条拉条上,个别梁柱节点处存在锈蚀情况。
(4)抽检钢柱的钢材抗拉强度为467MPa~781MPa,钢强度等级可达到Q345,与委托方提供的图纸设计等级基本一致。
(5)抗震验算结果表明,受检房屋小刚度比、小楼层受剪承载力比值、位移角、位移比等参数均满足规范要求,受检房屋整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抗震能力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
(6)抗震承载力验算结果表明,受检房屋梁、柱构件的强度应力比均基本满足要求,稳定应力比均存在不满足验算要求的情况;桩基承载力复核基本满足规范要求。
(7)综合抗震结果,受检房屋主体结构构件抗震承载力存在不满足C类建筑抗震要求的情况,应对房屋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加固处理。
2.2 建议
(1)对于抽检螺栓的终拧扭矩多数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应全面检查螺栓并进行拧紧处理;对于个别屋面固定于檩条拉条上的管道拉杆,应将管道拉杆移至钢梁等受弯构件上固定,对存在锈蚀的构件进行除锈防腐处理。
(2)对室外散水、地坪、砌块挡墙以及填充墙出现的损伤情况,建议及时修复处理,并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对以上类似部位进行定期外观质量监测,若发现使用过程中有异常情况并存在安全隐患时,应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
(3)本报告中的计算分析仅供设计人员参考,建议由具有相关的设计单位根据终改建方案对房屋基础及上部结构进行验算复核,并对不满足计算要求的构件进行加固处理。此次改造加固施工应聘请具有的单位完成。
厂房质量检测
钢结构是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钢结构建筑可分为五类,分别是住宅钢结构、空间钢结构(空间桁架、网壳、网架)、钢结构、重型钢结构、轻型钢结构(含门式钢架),包括工程制作和现场安装两个过程。钢结构施工就是将加工制作好的构件,按照一定的次序,吊装、拼装到设计预定的位置,然后进行测量校正、连接固定,逐件逐单元地集成并终形成结构体系的过程,其安装工艺方法根据钢结构工程类型现场决定,施工现场安装一般采用焊接的方法进行连接。焊接施工是利用加热、加压,或既加热又加压,使用(或不使用)填充材料将工件连接在一起的一种方法。焊接过程常用电能或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来加热焊件,因此在焊接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电/光或者明火等,导致该工作对施工人员来说存在很大的风险。安全防控是施工人员在施工中按照施工的操作规范和要求进行施工作业,避免发生各类事故和人员伤害,保证安全生产,完成生产任务而采取的预防措施与控制手段。
钢结构焊接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有:触电、火灾和、中以及高处坠落等,其特点:人为因素多、作业多、伤害大等,这些安全隐患的存在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人身安全,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施工单位必须要对钢结构焊接施工安全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有针对性的制定应对措施,限度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钢结构焊接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确保整个工程安全顺利地进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经济建设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厂房质量检测
综合分析,厂房四周地坪与墙体间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如下:厂房中心货架区域荷载较大,沿外墙四周荷载较小,长期作用下,厂房中心区域沉降较大,外墙周边区域沉降较小,从而引起周圈板块向厂房中心发生位移,导致厂房外墙四周地坪与外墙间开裂,且随时间增长,开裂程度加剧。厂房外墙水平裂缝为混凝土与砖墙接触面开裂,因为砖墙和混凝土材料热胀冷缩性能不同,在环境作用下引起开裂。
厂房四周地坪与墙体间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厂房中心货架区域荷载较大,沿外墙四周荷载较小,从而引起周圈板块向厂房中心发生位移,导致厂房四周地坪开裂。厂房外墙水平裂缝为混凝土与砖墙接触面开裂,因为砖墙和混凝土材料热胀冷缩性能不同,在环境作用下引起开裂。
结合现场厂房检测及原因分析,对厂房提出如下处理意见及建议:
(1)建议聘请有的单位对厂房的地质情况进行补勘,为后续的地坪处理方案提供技术依据。
(2)结合地质勘察成果,并结合厂房实际使用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地基处理方案。
(3)建议对局部地梁变形缝两侧钢筋混凝土短柱进行修补,对外露钢筋进行除锈处理,然后重新浇筑。
(4)建议对围护填充墙与地梁相接处的水平裂缝进行修补。
主要技术依据:
(1)《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2)《民用建筑可靠性标准》(G292-2015);
(3)《房屋质量检测规程》(DG/T08-79-2008);
(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007-2011);
(6)《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621-2010);
(7)《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 50037-2013);
(8)《物流建筑设计规范》(GB 51157-2016);
厂房质量检测
本次房屋抗震项目受检房屋位于上海市闵行区,该房屋建成于2009年,为地上三层框架结构(局部两层)房屋。该房屋总长度43.550m,总宽度32.750m,总建筑面积约2449.00㎡。房屋建成后作为生产车间使用至今,现拟对该房屋内部局部更换设备并局部改造,特委托我厂房检测中心对该幢房屋进行抗震,提出检测结论和建议,为房屋后续改造设计提供依据。
根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房屋质量检测规程》(DG/TJ08-79-2008)、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GJ08-9-2013),本次厂房抗震检测内容如下:
(1)房屋建筑结构基本情况调查(包括原始图纸资料和现场使用情况等);
(2)房屋图纸复核,包括建筑平面、结构平面、结构构件截面尺寸及配筋;
(3)房屋倾斜及相对高差测量;
(4)房屋建筑、结构的缺陷和损伤检测;
(5)抽样测试房屋主要结构材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6)根据建筑结构的特点、结构布置、构造和抗震承载力等因素,对房屋改建后的结构体系和构造进行抗震和抗震验算;
(7)分析评估,提交报告。
该厂房1~20/A~M轴区域建造于2011年,厂房1~20/M~Q轴区域于2013年扩建,设计及施工单位均不详。厂房为单层门式刚架结构房屋,南北向总宽约为90.0m,东西向总长约为119.0m,厂房建筑面积约为10710.00㎡,建筑高度为16.300m。该厂房共20榀钢架,柱距主要为3.5m、6.0m和8.5m,跨度主要为21.0m、24.0m,抗风柱距主要为6.0m和7.0m。基础形式为桩基础。
通过对现场的实地考察及向委托方了解,该厂房1~20/A~M轴区域建造于2011年,1~20/M~Q轴区域于2013年扩建,自建成投入使用后一直作为生产车间和仓库使用,现地坪普遍出现裂缝,未遭受过火灾等自然灾害。
http://shanghaijunce.b2b168.com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