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通际质量检测
行业类型高耸建筑检测
服务范围烟囱检测
服务区域全国各地
报价方式电询或面议
烟囱检测-检测依据
(1)《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
(3)《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
(4)《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3:2007)。
烟囱检测-判定标准
(1)《建筑抗震标准》(GB 50023-2009);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009-2012);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010-2010)(2015版);
(4)《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784-2013);
(5)《烟囱设计规范》(G051-2013);
(6)《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18);
(7)《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223-2008);
(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011-2010)(2016年版);
(9)《工业建筑可靠性标准》(G144-2019)。

为此,对于此类烟囱,要根据其建造年代、筒身尺寸、基础尺寸、外壁损失情况、碳化深度、混凝土强度(部位),倾斜、地质情况(地下水)、内衬腐蚀程度、排放介质和作业现场差异,以及在全厂中的比重和所需工期的长短、资金筹备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烟囱检测技术,先要对烟囱的原始地质资料和设计图纸进行调查以及现场使用情况的调研;其次,要对烟囱的表观质量、倾斜变形、混凝土强度等进行检测鉴定。
烟囱基础沉降监测,在烟囱四周均匀布设6个基准点,通过对地基基础的沉降观测可及时掌握沉降大小及其变化规律,每点反复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作为监测初始值。以后每月测量一次,精度要求不应低于±0.1㎜,检测6个月为一个周期,再将每次的监测值与原始的设计值比较,及时分析监测数据,绘制变化曲线,分析变化速率和变化累计值,对基础沉降原因做出分析判断。此项检测可做为一项长期监测项目,以便烟囱变形,在**过设计规范要求时,可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

烟囱外观损伤检测:
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顺利完成检测,主要采取无人机高清拍摄并结合技术人员在低处攀爬至相应位置检查的方式;无人机主要检查烟囱上部结构及烟囱**部是否存在局部开裂、腐蚀、面层破损、脱落等损伤,烟囱**部是否存在松动。
(1)低处技术人员攀爬检测时:
全面检测构件的外观缺陷,如:变形、破损、锈蚀、歪闪、裂缝、霉变、粉化等损伤。用照片和文字形式予以纪录。检测结果可按照严重缺陷和一般缺陷记录,对严重缺陷处还应记录缺陷的部位、范围等信息,以便在烟囱整体安全性鉴定时考虑缺陷的影响,注意检查钢爬梯、筒体受腐蚀程度、连接点的牢固等,确定筒体目前状况,钢爬梯等附属构件的锈蚀、牢固状况等。如需进入烟囱内部需按照现场实际,破拆共用烟道部位,办理相关作业许可等经允许后进入。
(2)检测方法:详细检查各混凝土承重构件的整体完整性和连接节点是否存在开裂、变形等损伤情况。检查混凝土构件是否存在开裂、露筋,混凝土剥落、表面蜂窝、麻面、酥松等。

火力发电厂的烟囱、冷却塔和水塔等高耸建筑物在建造和运行时一旦发生倾斜,其后果是不言而喻的。同时,随着使用年限的延伸,因周围地形不均匀沉降、风吹日晒、自身反复热胀冷缩等原因,也会产生一定的倾斜变形,且不同高度变形量的大小和规律也不同。因此应定期对烟囱进行检测,以确保烟囱的安全运行。
传统的烟囱倾斜观测方法主要有前方交会法和竖直投点法两种。
1、前方交会法是通过在建筑物附近两个观测基点上架设仪器,利用前方交会原理测量观测点的坐标变化量,以确定其水平位移值及位移方向。优点是观测精度较高,缺点是精度由交会角的大小决定,一般要求交会角满足60°~ 120°,但监测现场往往受通视条件限制,难以满足图形条件的要求。
2、竖直投点法,首先放样出两条相互垂直的控制轴线作为性测量控制桩。在轴线控制点上安置全站仪,并在垂直于该轴线的烟囱边缘放置钢尺,用仪器将烟囱**部边缘和底部边缘投放到钢尺上,设其读数为T ′1、T ′2 和F ′1、F ′2。将仪器移至另一轴线控制点上,按同样方法测量和计算出烟囱在该轴线上的偏移分量e2,此方法原理简单,观测精度也较高。但需在烟囱底部安置高精度的水平读数设备,故对场地和通视条件要求较高,易影响观测精度。
另外,三点圆心监测法。根据烟囱周围已知控制点A 和B,利用免棱镜全站仪较坐标测量法,直接测量出观测点坐标,由坐标差值计算水平位移分量和位移方向,根据各个不同高度的观测圆和底部中心坐标,可以较方便地计算各点位移量和位移方向。实际工程中常采用增加观测组求均值的方法,以剔除粗差,提高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http://shanghaijunce.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