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际质量检测
行业类型高耸建筑检测
检测类型烟囱检测
服务区域全国各地
报价方式电询或面议
火力发电厂的烟囱、冷却塔和水塔等高耸建筑物在建造和运行时一旦发生倾斜,其后果是不言而喻的。同时,随着使用年限的延伸,因周围地形不均匀沉降、风吹日晒、自身反复热胀冷缩等原因,也会产生一定的倾斜变形,且不同高度变形量的大小和规律也不同。因此应定期对烟囱进行检测,以确保烟囱的安全运行。
传统的烟囱倾斜观测方法主要有前方交会法和竖直投点法两种。
1、前方交会法是通过在建筑物附近两个观测基点上架设仪器,利用前方交会原理测量观测点的坐标变化量,以确定其水平位移值及位移方向。优点是观测精度较高,缺点是精度由交会角的大小决定,一般要求交会角满足60°~ 120°,但监测现场往往受通视条件限制,难以满足图形条件的要求。
2、竖直投点法,放样出两条相互垂直的控制轴线作为性测量控制桩。在轴线控制点上安置全站仪,并在垂直于该轴线的烟囱边缘放置钢尺,用仪器将烟囱部边缘和底部边缘投放到钢尺上,设其读数为T ′1、T ′2 和F ′1、F ′2。将仪器移至另一轴线控制点上,按同样方法测量和计算出烟囱在该轴线上的偏移分量e2,此方法原理简单,观测精度也较高。但需在烟囱底部安置的水平读数设备,故对场地和通视条件要求较高,易影响观测精度。
另外,三点圆心监测法。根据烟囱周围已知控制点A 和B,利用免棱镜全站仪较坐标测量法,直接测量出观测点坐标,由坐标差值计算水平位移分量和位移方向,根据各个不同高度的观测圆和底部中心坐标,可以较方便地计算各点位移量和位移方向。实际工程中常采用增加观测组求均值的方法,以剔除粗差,提高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本次烟囱检测项目受检烟囱为锅炉房烟囱。该烟囱建造于2009年,2010年开始投入使用。由于2017年至今该烟囱处于停用状态,现拟重新启用,为了解受检烟囱的结构质量状况,为后续使用提供依据,特委托我检测中心对该烟囱进行质量检测。
一、建筑结构概况
受检烟囱位于吉林省吉林市某内,烟囱筒体底部直径约为3.2m,部直径约为1.6m,高度约为23.5m。该烟囱筒体由烧结普通砖和水泥砂浆砌筑而成。烟囱底部筒体厚度约为490,部筒体厚度约为240,外侧水泥砂浆粉刷层厚度约12,内部为原砌体砌筑面,未设置耐火砖及防火隔热层。烟囱东侧外立面上设置有预埋式钢爬梯和圆钢防雷接地。
二、烟囱检测内容
根据质量检测的相关要求,针对受检烟囱的特点和实际状况,本次烟囱检测的主要内容包括:
(1) 烟囱建筑、结构概况调查;
(2) 烟囱完损情况检测;
(3) 烟囱筒体砖的材料强度检测;
(4) 烟囱筒体砌筑砂浆的材料强度检测;
(5) 烟囱变形测量;
(6) 综合现场检测结果,出具检测报告。
电厂脱硫设施经常会由于受场地条件限制,把吸收塔和烟囱二合一进行布置,其中下部设置吸收塔,上部设置烟囱排放烟气,方案具有占地小、流程简单、投资小、运营维护方便等优点。其结构为大直径薄壁钢高耸结构,塔体需开设大尺寸孔洞,内部还有浆液载荷、烟气压力等,结构受力较为复杂,故对烟囱及吸收塔进行结构强度和稳定性校核较为重要。
钢筋混凝土烟由于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现在已经成为烟囱设计的主流选择。随着工业的发展、施工技术的提高以及对环境的控制要求,钢筋混凝土烟囱越来越高,其结构形式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烟囱作为高耸构筑物,受地震影响较大,尤其是200m以上的高囱,其结构抗震安全性能不仅直接关系到附近建筑结构的安全,而且与城市抗震救灾生命线的功能息息相关。因此需要对复杂、高耸的异形烟囱构进行抗震性能分析和研究,从而设计人员好地对烟囱进行抗震设计。
目前,对于结构的抗震计算主要有两大类计算分析方法,即弹性方法和弹塑性方法。弹性方法,例如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011-2010)(简称抗规)中采用的底部剪力法,其显著特点是简便、实用。但是考虑到结构在地作用下已进入塑性状态,弹性方法就不能准确地反映结构的响应。弹塑性方法,如逐步增量时程动力分析(IDA)方法,该方法以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为基础,能够反映结构在同一地震、不同地震强度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因此可对结构的抗震性能作出相当完整、可靠的评价。
为了解A7楼部烟囱加固钢构架质量状况,特对该烟囱钢构架完损状况进行检测。
1.本次烟囱钢构架检测内容如下:
(1)烟囱加固建筑、结构概况调查;
(2)钢构架损伤检测;
(3)钢构架涂层外观质量检测;
(4)钢构架尺寸测绘;
(5)钢构架材料强度检测;
(6)钢构架分析评估。
2.主要技术依据:
(1)《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19);
(2)《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621-2010);
(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205-2001)。
(4)《钢结构设计标准》(G017-2017);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009-2012);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011-2010)(2016年版);
(7)《碳素结构钢》(GB/T 700-2006);
(8)《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018-2002);
(9)提供的有关设计图。
http://shanghaijunce.b2b168.com